铂程斋--【浮世汇312】家长们不要光想着培养孩子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刷牙

xilei 发布于 2021-3-11 16:50:00


【1】@冷月如霜 

整理下何伟今天在纽约客上发的文章:

1. 政治家们还在用贸易威胁来威胁去,美国人却在疫情中对中国制造的东西更为依赖。

2. 数据分析说亚马逊上最火的商家每年能卖100万美元的东西,其中一半来自中国。而在亚马逊官网上,你很少能看到“中国”字样。

3. 亚马逊发言人否认了“一半”的比例,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另一方面,当你搜索商品,总会看到一些很奇怪的牌子。它们听起来像是欧洲的,其实注册地在中国。何伟搜的几个牌子来自他非常熟悉的城市——成都。

4. 川爷政府发放刺激经济支票的第二天,这些中国卖家的销售数即刻上升。几周后,数量几乎翻倍,略低于疫情前。一位姓李的老板说,中国的物流在疫情期间几乎没受太大影响。

5. 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强硬,川爷向一些中国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转头,李老板将自己售卖的运动鞋的售价提高了15%。他没有受影响,受影响的是那些买鞋子的人。何伟在浙江遇到的企业家也说,他们几乎没有感觉到贸易冲突对他们带来的影响。

6. 这些鞋子在中国本土市场卖得并不好。不过在美国,去年3月,这些运动鞋每天能卖掉500双。到了5月,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000双。何伟写这篇文章时,数字是3000多双。

7. 李老板父母都是小学学历,自己从没去过美国。不过却能很好地阅读英文,还会研究美国的市场趋势。他对何伟说,他觉得美国人爱花钱,不爱省钱。一拿到支票,美国人就想消费,这解释了他销量的增加。

8. 中国没有发刺激消费用的钱。李老板说,发了也只会被中国人存到银行里。何伟说,在疫情里,美国人其实也变得更爱存钱了。至少,他们的开支从汽车这样的大件转向了运动鞋这样的小件——在病毒肆虐的岁月里,贸然接触汽车销售员不是明知的选择。

9. 在亚马逊的买家留言里,李老板读到了底层美国人的生活:包裹晚到,然后在门口被人偷走了;我是快餐店厨师,因为地上的水滑倒,差点砸到脸;我买鞋子是为了上班,但发现工作没了;底不是很耐久,被警察追的时候,鞋底磨掉了一半……

10. 面对贸易禁令,美国公司用简单办法解决复杂问题——在中国公司的网站上抹除他们的名字,然后继续依赖这家公司生产汽车部件。

11. 义乌关闭了不少门店,把海外生意转到了网上做。剩下的门店白天关门,晚上上班,和生意伙伴一个时区。

12. 在义乌,疫情没有给卖旅行箱和旅游视频的商家带来好运。不过卖其他商品的店家运气不错,他们卖的灯、自行车、瑜伽垫、充气泳池的销量都很好。

13. 当然,口罩等防护装备卖得也很好。不知道姓石还是姓史的一位老板说,她把做手链的工厂改造成了造口罩的工厂,每个月能卖两三百万只口罩。她不担心口罩没有销路。她说疫情至少还要持续2年,之后再改行也来得及。

14. 滑稽的是,卖得好的商品还包括美国大选需要的各种道具,比如两位候选人的宣传横幅,MAGA的棒球帽。什么有需求,老板就卖什么。这位也姓李的老板最早卖红领巾,在香港回归时卖中国国旗,911后卖美国国旗,现在卖川粉用的小旗子。

15. 相比之下,拜登支持者倒是没发来多少订单。

16. 一些生产者在做川粉需要的旗子时,会少用点材料。90x150 cm的尺寸,会被缩减到88x146 cm。

17.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亚马逊员工告诉何伟,她觉得中美的思维模式很不一样。美国的商人喜欢给品牌说故事,让消费者产生依附感。中国的商人先考虑卖东西,再考虑做品牌。

18. 另一名给亚马逊做咨询的专家说中国商人扩大商业规模的方式不大一样。他们不仅扩大产品线,开拓新市场,还会简单在同一个地方售卖完全一样的东西,但用不同的牌子。这样对货架的占有率能做到最高,从而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幻觉中牟利。

19. 所以美国的专利局里都是中国递交来的商标申请。这些商标的名字千奇百怪,只是为了避开和其他商标重名,尽快获得批准。

20. 当然,一些打到美国去的商标也还是会给品牌讲故事。开头的李老板注册了一个叫做Pemily12的商标,买宠物用品。商品主页是这么解释的:Pemily是宠物+家庭的缩写,12代表12个月,也就是一年。所以Pemily12代表宠物永远是你的家庭一员。

21. 何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李老板说最近鞋子销量又好了,是不是美国又发钱了,何伟表示没有这种事。第二天,住在他老家的房客给他发来电邮,说收到了一些信件。其中一封里有340美元。因为银行信息不完整的关系,最初有一些美国人没有拿到钱,这次是补发。

22. 何伟说他最早来到中国时,几乎没有看到来自美国的公司。现在中国土地上有7000多家美国公司在做生意。无论美国发生什么,都会在这片土地上掀起涟漪。2020年,中美贸易额上升了9个百分点。

23. 在他最后一堂新闻课上,何伟问他的学生,2020年对你来说是好的一年吗?大概有70%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何伟遇到的那些商人们也有同样的看法。

 

 

 

【2】李安钟孟宏对谈阳光普照

(视频)

 

【3】@陈生大王

虽然咱们从小一直被教育要合群,朋友多显得性格好,受欢迎。但稍有一点年纪就会发现,缩小社交圈才是真的舒适。

其实你没有那么多值得消耗时间的朋友。有的人阴阳怪气,有的总想在话锋上压人一头,有的谁不在就说谁坏话,还有一些是纯傻子。而你不太喜欢的这些人,往往对方也不太喜欢你。又何必相互浪费时间呢。

自从2018年放弃掉“需要有人陪着上厕所”式的交友心态,不想去的聚会一律直接推掉,不想回的信息一律忽视,第一眼觉得不舒适的人,迅速敷衍相对。真是太爽快了,自我顿时舒展。

我不想要集体的压力,也愿意放弃集体的温暖。从此生活和思考的主语都是我自己,有零星两三位可靠的朋友已经足够。

缩减朋友圈的唯一遗憾,就是遗憾我缩减得太晚。真心建议大家,千万不要为社交弯曲自己,不要企图从社交里得到什么,否则最后情绪的压力一定加倍回弹到自己身上。呼朋唤友的虚荣感,真不如在家躺着。

 

@五岳散人

闲扯两句“无效社交”

陈生大王老师说起人要减少“无效社交”这事儿,很多人深以为然,包括我。

这几年旅居海外,远离了原来的社交圈,从最开始闲得发慌,到几年后怡然自得,以至于现在完全不想再有任何过去生活方式的回归,也不过七、八年的时间。

有吐槽、倾诉欲望,我在网上码字就好了,完全不需要有太多近距离接触。

但也有一个小问题:有人问了,如何区别无效社交?你们这些人难道不是有了拒绝无效社交的资本,才能这么做么?年轻人需要社交带来机会才能未来拥有这样的资本啊?

尼布尔祷文有云: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社交与无效社交的区分,看最后一句。

我个人的经验在于,社交是一种“得到”的过程,类似于买东西,付出时间与精力,购买一件您觉得值得的商品。

一件商品本身就是价值所在,那怕某商店地处偏僻、装修恶俗,只要是您需要的,也就算值了。

这个未必是赚钱的机会才叫做有价值,假设某人聚餐从不掏钱,但没有他就没有热闹,甚至举止得体、语言风趣,其实也是价值。

不跟这种人过事儿也就是了,其放松心情的价值也是一种价值嘛。

年轻时确实会有无数“无效社交”的,就像初入淘宝买东西,试错成本必不可少,而到后来总会有一些心仪的店形成长期购买。

所以说绝大部分人都有那个阶段,不断在试错。无效社交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能力区分各种社交活动中最无效的那部分。

最为无效的一种是捆绑式社交,一帮人其实相同点不多、三观各异,但因为某些面子不得不坐在一起,这种最为无益。

包括早就分道扬镳的老同学、除了比对自己孩子没啥可说的亲戚,以及场面上似乎有必要、但从来懒得想起的人。

回想起来,当年连名片都懒得发一张的酒局甚多,微信都不加而约着“下次接着喝”的也不少,也算是愧对时光了。

还有一种是“慕强酒局”,主题是席中有大佬,需要主人、陪客。大佬必然是或有钱、或有名,或者两者皆有。

喝酒举杯必然先敬、话题选择一定从之。

这种社交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说大佬没有可能从指缝里漏点儿什么资源出来,而是很可能他们漏出来的咱也接不住。

不到某种起码的境界,这种凑上去的社交基本是没有效果的。确实有人因此赚了第一桶金,但一般我就会揽镜自照,发现自己着实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能力不足,很难承受其厚爱,自然也就敬谢不敏了。

人生漫长且真正有意义的时光颇为短暂,该踩的坑总会踩的,成功者不是没踩过坑,而是爬起来比较快,并且不踩第二次。

社交与无效社交也是如此,能尽快区分并且抽身,才是人生的分野。

P个他妈S:让诸位失望了,这次没有。
 

 

【4】牙医Lina

家长们不要光想着培养孩子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刷牙。家长要给小朋友刷牙到6-7岁,小朋友做不好精细运动,自己刷牙很可能刷不干净然后满嘴烂牙。

还有,牙线是每日必需,不是塞牙了才用。

 

 

【5】@河森堡

无论在哪个领域或是哪个行业,都有一些“前辈”会让你完全失去对他的尊重,但在那之前,他们会抓紧时间把自己的尊严兑现。

您就好比说,很多年前,我刚去馆里训练的时候,俱乐部里有一位已经练了些年头的老大哥,对我就莫名其妙地不客气,横挑鼻子竖挑眼,总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训斥口吻和我说话,看着比教练还威严,那时候我还是个单纯的在校学生,阅历浅薄,被人这么一唬还真有点慌,心说这师兄毕竟练的年头久了,水平一定很高,对我这个新人严厉也说明人家对我高标准严要求,这是给我脸呢,我得兜着才行呀,于是就一直和他客客气气的。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发现,这师兄...水平是真次,功夫不高,架子倒是不小,我心里就“哈?”地搅拌着尴尬和愠怒,心说就这样的水平也好意思对别人指指点点吆五喝六吗?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这种人知道,当他的真实水平显露出来后,你就一定不会尊敬他了,所以他一定要在你回过味来之前加紧兑现自己生命中一直短缺的尊严才行,他兑现的越仓促,给你的脸色就越不好看。

很多行业和领域里都是一样的,这些“前辈”对新人的刻毒并不是因为他们水平高要求高,就单纯地因为他们不是好东西而已。

 

 

【6】谷大白话 

关于梅根哈里接受采访“炮轰”王室的报道文章里,嘴最损的还得算毒舌大佬王尔德的后人— 爱尔兰媒体。
《爱尔兰时报》嘲讽王室的存在,字字戳心:“看着邻国供奉王室,就像看着邻居疯狂崇拜小丑一样。家里挂的摆的都是小丑周边,还痴迷小丑相关新闻。”
“搞个女王当国家首脑简直是哄小孩的童话,你咋不搞个海盗或者美人鱼或者Ewok当首脑呢?逻辑何在?蜜蜂是有女王,但人家孕育了整个蜂群。你们女王的娃是臭名昭著的安德鲁王子。有啥可喝彩的?”
“王室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把英国的阶级歧视供上神坛。王室贵族们奢靡程度极高,自理能力极低,整天cosplay他们的祖先,成为缅怀昔日之大英帝国的遗老遗少们的社会心理投射。”
“王室就是狗仔小报呈现给读者的罗夏墨迹测试,随时拿出来测试受众对于八卦有多么疯狂失智。”
文中也略微吐槽了梅根和哈利,还说奥普拉戴着哈利波特的眼镜,但总体上都是在站在英国王室的对立面。
“对于王室纷争,我们这些屁民本该诚惶诚恐地拿着长矛选边站……梅根谈到的是歧视和不公,如果要选,我站她这边。”
“这次访谈不仅进行了回击,让王室的形象在大众心中变成腐朽落后,不该存在于现代社会的老古董。更重要的是,他们借此正式开启了在美国的事业:价格丰厚的Spotify和Netflix合同。”
“有人指责梅根哈里贪婪爱财,你们这群对代代相传吸食纳税人民脂民膏的王室蛀虫狂拍马屁的走狗媒体也好意思说这话?”
“跟贵族们养尊处优的寄生虫行为相比,这夫妻俩跟Netlfix等平台合作,靠自己工作挣钱的举动要好得多呢。”
“这故事讲的从来就不是因王室鱼跃龙门却忘恩负义的庶民,其实讲的是两个伟大家族的结合:温莎家族和加州影视明星。这两家只有一个拥有未来,那就是拿到了Netflix合作的那个。”

 

 

【7】@祝佳音

我经常会想起以前台湾智冠的“59元正版风暴”事件。

大概是98、99年的时候,国内正版游戏其实非常少。当年的电子艺界(EA,后来名字改成美国艺电了)算是比较早在国内出正版产品的,我记得有几个价位,一般的就168左右,比如《十字军战士:无怨无悔》、《模拟直升机》之类;比较无聊丰富的就258,比如简氏的那一系列军事模拟游戏,主要是说明书厚。还有一些格外厉害的,比如《银河飞将 VI》,260多。一方面,从当时大家的收入水平而言,这个价格基本上贵到出汁;另一方面,从美国人的角度,这个价格基本就是正常价,那些游戏汉化精良,有16开的大硬壳包装盒,印刷精美,光盘都是新加坡制作的,成本真的不低。而且EA的价格也就是中游吧,我记得光荣的《三国志 IV》卖到498。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正版游戏,我都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出版的。

当时正版盗版之争就很激烈,那会儿盗版光盘也不便宜,我记得也要40-60一张。基本上大家也都说,不是我不支持正版,只是因为正版太贵。反正吵了好些日子,后来台湾智冠就推出了“59元正版风暴”,简单来说,就是宣称,我们会推出一批正版游戏,只卖59元!当然游戏不是最新的,大概都是几年前的老游戏,包装也比较粗糙,好像说明书也就只有1页,但是毕竟是正版啊。

看起来是不错,我也觉得非常开心。不过我有些在做游戏的朋友(当时国内做游戏的就那么几家,金盘和前导)对此非常鄙夷。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做一个游戏,以当时的用户规模和开发成本,游戏卖59元必定亏本,亏到死。智冠卖59,是因为他们那些游戏之前已经在台湾回本了,现在相当于廉价倾销,能卖出一份就赚一份的钱,所以自然可以把价格打到极低。但是这对于他们这种游戏开发者来说就很不公平。而且如果大家都觉得游戏就应该是59,那这事儿以后就没法干了。

当然细想这事儿智冠也没做错。他们做了很久游戏,这能有什么错呢?他们这些游戏已经三四年前就在台湾回本了,这有什么错呢?他们现在把这些游戏引进大陆,又有什么错呢?具体到我那个朋友,他先天的确有不足,你现在出的游戏还不能比智冠几年前的游戏显著好玩,这怪智冠吗?你们的确先天不足,就好比两个工厂,都产汽油,一个建在油井边上,一个建在江户时期的日本——那你建在日本的厂子总不能要求在中东的工厂每天减产80%吧?

但话是这么说,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智冠的确推出了正版59元风暴,但卖的也就那么回事儿吧,国内的单机游戏死到透,后来靠网游回魂然后壮大发展,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后来有了STEAM,我也长大了,才又一次认识了这个无奈的问题。比如说《GTA V》,国服卖199,没事儿就打折后99,好不好?当然猴啊,再怎么说也说不出R星的不好。但是你要知道,这个99是建立在他们用均价400元在全世界狂卖1亿套的前提下的,而且人家每天还在狂卖狂鲨卡爆鲨卡炸鲨卡……这个价格真的就是交个朋友,但是人家有资格交这个朋友。《巫师3》现在经常出现69元的价格,真便宜,同理,人家之前也有至少2000万销量打底,都是实打实的$49.99和$59.99,现在卖你$10,就是收个尾。

对于玩家来说可能就是另一种感受,也很有道理。当年《黑神话:悟空》宣传视频出来,玩家热血沸腾,大哥在底下留言:“湿了,199元我买爆!” 我看着就觉得无语,咱就算200元,STEAM抽30%,开发组还剩140元。GTA,中国区平均99元的价格卖了5年,预估销量也就是100-200万之间,我觉得这就算是国内单机游戏销量天花板了。《太吾绘卷》销量大概200万上下,基本也就是奇迹了。黑神话,不谈价格差距,不谈机器要求,不谈题材对玩家的要求,你自己算算如果199的话,卖多少能回本?

但是玩家也很有道理,GTA5,99元,你游戏能牛逼出两个GTA5吗?不能?那我为啥不能拿你和GTA5比?我国玩家从来就是被世界顶级产品伺候大的,往下看有盗版,往上看有STEAM,UBI的游戏我们都看不上——说真的洋人花59.99买了看门狗,也还是书非借不能读,我们这打折99入的,就是库存+1……那眼界能不刁吗?所以这些抱怨,的确,我也承认有道理,但问题是你这么一比,开发者就要背过气去。大哥要花199支持黑神话,还满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带着降临的范儿,的确也不能说是有坏心,但是……就挺无奈的吧。你要按《GTA V》 99元的价格当锚点,那别说中国游戏开发者,全世界开发者都去做社交应用算了……可是的确很多兄弟觉得3A顶级大作就该卖199,或者多点儿,249,这可怎么办呢……?

所以说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表达什么呢?

1. 所谓3A游戏,我觉得也一定程度上是美国大工业化带领下走上的一条吃资源吃成本吃投入的道路,洋大人就是用这种方法把太君干掉的——以前太君颇有一些匠人作品,现在也死得七七八八,都做无双和砍大龙去了……

2. 所谓3A游戏,必然是全球化的,题材必然是最保险的。因为这玩意儿风险实在太大,必须谋求最大范围的受众。你这个投入,如果用户群不是全球,就分分钟亏炸。具体到全球题材,还是洋大人第一,日本人都不太行。所以谈3A,就少谈一些 “弘扬中国传统” ,你没见过印度题材3A吧?没见过墨西哥题材3A吧?德国神话英国神话3A似乎也不多见吧?。《黑神话》的路子我觉得就相当巧妙,我个人觉得它整套东西洋人接受起来毫无困难,把西游记提炼出了普世价值。

3.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单机游戏开发者没想清楚,而是他们很多人是在想清楚的前提下还是要选择走这条路,还是想要逆天。他们不知道自己面对什么局面吗?其实知道,都是做网游做老了的人。这么选,当然也不是说就认定了自己会亏钱,但钱的确不是第一位的。游戏,再怎么说,也不应该是纯粹的商品。我们应该对他们报以敬意。

 

 

【8】南郭刘勃

《史记》说,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姓公孙,有二十五个儿子。但这些儿子全部没有都跟着爸爸姓公孙,而是其中十四个姓了十二个不同的姓,另外十一个,则根本没有姓。
以今人的眼光看,这条记录显得怪怪的:
第一,儿子不跟爸爸姓;
第二,儿子们还各姓各的;
第三,拥有自己的姓,是一种荣耀,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的。
另外,司马迁说黄帝姓公孙,其实不是主流说法,更多人认为他老人家应该是姬姓。此外,黄帝还称为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总之,他有好多氏。
其实,谈到姓氏问题,后世学者往往并不认为司马迁有多大权威,恰恰相反,太史公被认为简直是混淆了姓氏区别的反面典型。
当然,这种混淆是他那个时代的风气,司马迁的写法,恰恰代表着新时代的来临。
姓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古人解说过于简单,现代以来受西方影响,又引入了“母权社会”、“图腾说”之类似是而非的理论来强行阐发,结果水越搅越浑。
可以确认的大概是这么几点:
第一,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
甲骨文中的“姓”字,今天简体字的写法与之一脉相承,是一个表示“女人所生”的会意字。而《庄子》《吕氏春秋》《商君书》等战国文献都还保存着这样的历史记忆,上古时期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姓的本义,就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群的共同标志。
司马迁那个黄帝有十四个儿子姓了十二个姓的说法,来自《国语》,其实代表着春秋战国以来的一种倾向:天下一家,所以众多不同姓的部族,都是黄帝的后代。
第二,姓的数量非常少。
古代学者基于文献的研究,结论是春秋时代的姓,不过21个。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新材料里,也只发现了很少的几个新姓。李学勤先生说:“如果认为甲骨、金文中有好多未见的姓,是不可能的。”
第三,社会交往中,很少有人会提及男子的“姓”。
顾炎武精读《左传》之后,发出了一句铿锵有力的设问:“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一个男子要在贵族社会里立足,常用的是他的氏。

某个姓的部族,随着时代发展族群繁衍,人数越来越多,就分化成若干个分支。
氏就是分支的名号(氏和支本来是同音字),理所当然的,只有成功的分支,才有条件拥有自己的氏。所以有氏的是贵族,而平民没有氏。
如《史记》告诉我们,治水的大禹姓姒,但是他的后代,至少分化出夏后氏、有息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祀氏、增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又如商朝的王姓子(或写作“好”),周灭商之后,瓜分商朝人口,分给鲁国“殷民六族”给卫国“殷民七族”,这就是由子姓分化出的十三个氏。
氏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概念,因为只要发展得好,一个旧的氏还会分化出若干个新的氏,甚至于,既然成功了就可以获得自己的氏,如果成功了好几次,那同一个家族甚至同一个人,就可以拥有好几个氏。
比如后世民间人气很高的姜子牙,他是姜姓,但男子不称姓,所以先秦典籍里绝不会有姜尚、姜子牙之类的提法,只是我们今天习惯这么叫罢了。他的氏是吕,所以可以称他为吕尚或吕牙。周朝建立后,姜子牙被封到齐国,国君以国为氏,因此他的嫡传后代就成了齐氏,没资格继承君位的其他后代,被封为齐国贵族,也拥有了自己的氏,如《左传》里频频露脸的高氏、国氏、崔氏、庆氏,其实也都是他的后代分支。
成功人士应该叫什么氏,或者书面点讲“命氏”的规则应该是怎样的?情况非常复杂:
有以国为氏的,齐鲁郑卫宋秦楚……这些先秦的国名,统统成了氏。
有以封地为氏的,比如著名的屈原,他是楚之同姓,也就是芈姓,因为祖上封地在屈,所以以屈为氏。
有以官职为氏的,如上官、司徒、司马、司空、太史、史……都一看就是官名。还有隐晦一些的,如李氏:古代法官叫大理,法官的后代就是理氏,而理与李相通,就又成了李氏。
有以居住地为氏的,如西门、东郭、南郭、北宫、柳下之类。
有以字为氏的,这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孔子,孔子之所以是孔氏,就是因为祖上是宋国贵族,名嘉字孔父;又如郑穆公有七个成功的儿子,子驷、子罕、子国、子良、子印、子游、子丰,他们的后代就分别叫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成了把持郑国大权的七大家族,统称七穆,著名的“不毁乡校”的子产,就出自其中的国氏。
此外还有好多种类型,不能一一罗列。由此可见,即使并没有成功很多次,根据不同的命氏规则,一个人也可以拥有好几个氏。
虽然有五花八门的氏,但姓是始终不变的。男人们用氏来标榜自己的贵族身份,姓平常用不到,但自己姓什么,男人们倒还是记得的。
女子称姓。女人的姓是很容易知道的,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男人就可以判断,我是否可以向她求婚。
同姓不同氏,理论上讲还是不能结婚的。如齐国贵族崔杼,看中了自己的家臣东郭偃的姐姐,想要娶她。崔氏是齐丁公的后代,东郭氏是齐桓公的后代,都是姜姓。所以崔杼的欲望,就被视为非礼甚至乱伦。
但同氏不同姓,倒没有关系。如卫国有个被孔子称赞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假设说,孔子要和孔文子结亲家,就不存在障碍,因为孔子是子姓孔氏,孔文子是姞姓孔氏,彼此并不同姓。
这就是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
但这一套贵族社会的规矩,春秋后期就明显松动,战国时代更是乱了套,姓氏合流的趋势非常明显。女子称氏、男子称姓的情况都出现了,如楚怀王宠爱的女人叫郑袖,若按照春秋的老规矩,恐怕该叫郑姬(来自郑国的姬姓女子)或怀姬(嫁给楚怀王的姬姓女子);如秦国宣太后的同母弟,《战国策》和《史记》都称他为芈戎,要是《左传》说到这人,只会称他为公子戎(楚国的公子[其实是王子,但《左传》不会承认的]叫戎的,芈这个姓则不必提)。但也不能说《战国策》《史记》就错了,显然当时人就是这么称呼他的。
总之,旧规则解体新规则为确立的年代,各种乱糟糟都是可能的。司马迁介绍秦始皇说:“名为政,姓赵氏。”——“姓某氏”这个说法,本身就透着姓氏不分。秦国国君祖上很想攀附阔得更早的赵氏,确实曾自居赵家人,因此称赵政是可以的;但国君以国为氏,叫秦政当然也对;秦始皇的妈妈是赵姬,秦汉时称呼孩子时喜欢把妈妈捎上(如卫子夫为汉武帝所生的太子,叫卫太子),还是可以叫赵政;而既然战国时有芈戎、子渴、姜敬之类的姓名组合,称秦始皇为嬴政,也并不见得像现在有的人说的那样就是错的。

 

 

【9】摄影师陈杰 

目前接近60岁的松村直登先生,依旧是生活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十公里禁区唯一居民,这是五年前拍摄的,听说他还在那里,照顾着他收留的逐年病死的动物。当年我使用携带的仪器测量显示,他家所在的地方辐射超标10倍左右,而他家周边有些土壤和树木超标40-70倍。
2011 年 5 月 12 日,日本政府下达政令,要求对禁区内的动物实施安乐死。为了不让这些动物被杀戮,他尽可能把能聚集到一起的动物圈到两处牧场,并建起围挡。他对清理动物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我围起的牧场,我还在照顾它们,你们未经我的许可不能进入,否则你们是违法。
这些工作人员早已闻知他的善举,对他非常尊重,而且,这些动物也没有四处逃散,安全可控,于是就没有再来为难他。
但是,仍然有一些没来得及收集的动物被处置。这令松村非常难过。
松村说,如果饲养动物的目的是供人食用,他不反对,但他反对政府杀绝禁区的动物,因为无缘无故地屠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他而言,这些动物和人都是这次核事故的受害对象,不仅不应该屠杀,也不该任其饿死,而是,应该让它们自然死亡。
“如果我放弃,走了,那一切都结束了。我有责任留下来,我也有权利留下来。”松村直登说。
为了给圈养的动物提供安全的饲料,松村每年用在饲料上的花费超过8万美元,好在这些钱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捐助。
在松村家里贴着一张巨大的海报,画面中松村挥起右臂向几百米外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扔出一块石头。
松村说,这是我让一个国外摄影师给我拍的,我只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我的愤怒。

 

 

来源:新浪微博 由 喷嚏网 综合整理 

 

【无需App在移动设备上看喷嚏】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喷嚏网址即可:www.dapenti.com ,推荐chrome浏览器。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登陆
蜀ICP备11003155号-1 有害信息举报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