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程斋--【浮世汇347】一个把最年轻人用废了就扔抛弃中年人老年人的城市

xilei 发布于 2021-5-19 16:47:00


【1】@李法师Tony

现在很多国家或城市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老龄化是没有前途的,但世界上有一个城市,经济非常发达,GDP增速也非常快,却非常年轻,甚至年轻到有点不正常,不仅是全美最年轻的城市甚至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城市,这座城市是美国的加州,
加州老龄化程度只有7%,是美国最年轻的城市,只有其他大城市的几分之一,这个数据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加州喜欢骗年轻人,骗年轻人的手段是先喊出口号,来了都是加州人,在美国众多一线城市都在限制人口流入的大前提下喊出这个口号非常给人温情的感觉,让人觉得加州真的可以有个家,但去了到底是不是加州人只有你自己知道,
其次,加州把大量的土地批给商业,大建写字楼,然后用廉价的写字楼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入住,同时大企业的待遇也吸引年轻人,
由于把大量土地批给了商业而不是住宅,住宅用地减少导致房价疯长,而且加州当局暗地里鼓励炒房,加州是全美金融最宽松最容易贷款的城市,而且对经营贷流入房地产视而不见,
年轻人在这个城市打拼多年后,面对疯狂的房价压根看不到任何家的希望,只得离开,
这时候年轻人已人到中年,不能再996,就被加州抛弃,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由于加州只有年轻人,年轻人身体好是不太生病的,所以就不需要建设太多的医疗资源,也让这个城市的医疗资源在全美一二线城市中倒数,在老年人需要的各种养老配套上也就不需要批地花钱,又节省了一大笔钱。
加州保持年轻的秘诀是 只要年轻人,不要不能加班的中年人,更不要会拖累经济的老年人,我把他成为 人肉干电池 发展模式。
跟美国其他城市不同,其他城市大多都有学历和年龄歧视,加州的高明之处是没有任何明面上政策歧视中年人和老年人,只是在暗地里疯狂抬升房价逼中年人离开,让人表面上觉得加州这座城市很温情。
这个城市还是美国资本主义先行示范区,也就是说是资本主义的典范,一个把最年轻人用废了就扔抛弃中年人老年人的城市,是资本主义的典范,这是暗示所有美国城市都应该这么做吗?
资本主义果然够狠毒,还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好。 

 

【2】疫苗与科学 

广东省制订了一个暂缓接种#COVID-19# 疫苗的专家共识

同行问我怎么看?
我的看法就是:有总比没有强,但没把话讲明白。
没把话讲明白的意思是:没有把为何将这些疾病状态纳入缓种的真实理由明示出来,只说缓种不说为啥,这很不好。
老百姓一般会认为,专家们做出这种判断总是有研究证据的,基于科学的。
然而,我知道专家其实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因为疫苗研究没有找这些疾病患者研究,所以没有数据支持专家做判断。
专家共识里的这些疾病都比较严重或病情不太稳定,接种疫苗后出现病情加重会让疫苗背黑锅。为了避免疫苗背黑锅,专家就将这些疾病列入了暂缓清单,这才是真实理由。
大白话说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当然是迷信,但陶医生家真的正月里不剃头,因为老人会唠叨[允悲]
不把真实理由明示出来,会造成老百姓误以为疫苗不安全,经过研究表明有这些疾病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事,这其实还是在黑疫苗。
那么专家共识里为何不把真实理由明示出来,让老百姓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呢?

大家谈谈看法。

 

 

 

【3】刘大可先生 

现代的摩天大楼为了防止风吹引起的共振,通常会在顶部安装“阻尼器”,比如一个巨大的悬垂重物,图1是上海中心大厦的阻尼器,上面做了一个1000吨的雕塑,《上海慧眼》。
有它没它差别很大,如图2所示。
这次晃动的深圳赛格大厦没有安装这样的悬吊阻尼器,但一个大型游泳池也能有相同的功效,不知道它有没有。

 

 

【4】@是空白a-

既然提到privilege,那我就来说说我的高傲在哪。

妹妹是我参加夏令营认识的女生,清华附中国际班的学生。如果你硬要说privilege,那她算一个。毕竟像清华附这种国际班不是你有钱就能上的,首先必须是双国籍。

妹妹可以直升清华,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有一次我拉她和我高中的好朋友去玩剧本杀,结束吃饭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在黑夜的慛使下,妹妹略带愁容的和我们讨论她未来的事。

因为妹妹不想直升清华,想去考央戏,但这样就必须高考,但他们国际班的目的因为本身就不走高考这条路,所以会很困难,同时因为国籍的原因她会受到一定的照顾,她怕别人因为这一点讨厌她。

说到这块,网上那群人肯定已经翻白眼,说什么不要凡尔赛了,你有privilege就要懂得闭嘴,因为沉默是美德

但我的朋友没有这样,我们鼓励了妹妹敢于追梦的勇气,分析了去清华的利弊,探讨如果要高考需要如何改变学习的方法。我还打趣她说不高考多爽啊,直接去清华以后我就靠你了。

写到这里,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

在我看来,拥有所谓特权的教育对我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我考上了更好的大学,不是收获了更好的人生。而是我可以更加柔和的去看待事物,去接待事物,我们把身边的人当作人,而不是当成竞争者,比较者。

在所谓“我们”这群人里,我们在有特权的环境学会了善良。而网上那群人,你以为他们只是没有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对不公平的叫嚣,他们的字里行间里永永远远都浸透着嫉妒这两个字。

真的让我恶心。

 

 

【5】鸡架对于沈阳人的意义...

 

 

去沈阳之前我根本不爱吃啥鸡架鸭架凤爪这种难啃的东西,那吃肉不就得大口吃吗。
去沈阳以后哎呀妈呀老香了我跟你们说,晚饭你去吃个沈阳麻辣烫跟全国的都不一样,咸香的。或者吃个老拌饭,半熟的鸡蛋和酱油蒜末小米辣一起和在米饭里那么一搅和,绝了。再或者小烧烤,羊肉串来一把。
完了去找个洗浴中心去舒坦。先换鞋换衣服,然后去冲个澡把自己洗干净了,再去汗蒸房里蒸,记得叫壶茶,在汗蒸房里和朋友一边喝茶一边瞎吹聊天,从39度一路蒸到69度。

然后去大池子里泡澡,45度泡得人通红。泡舒坦了去找个搓澡大姨给你搓澡,一般都是醋搓,你没带搓澡巾就花五块钱买一个,还能加个二三十块钱给换成红酒搓再打个奶。
半小时后你被大姨四面搓完了,你感觉自己轻了五斤,然后你去洗浴中心的电影院里看电影,找个大姨或者小妹儿给你摁,给你摁睡着了。没电影院的洗浴中心你就去休息大厅,自己玩手机,找个技师给你整个足疗。

凌晨你从洗浴中心出来了,小风一吹你觉得哎鸭呀有点饿捏。这时候你就去吃夜宵吧。一个熏鸡架,一碗大肉面,两个小凉菜。这时候就别嫌弃手上有油了,直接下手把鸡架拆得更碎,嗦勒一口鸡架,呼噜一口大肉面,痛快。

最后把面汤都喝了,鸡架上没有一丝肉,你拍着肚皮回去睡觉。那一刻,你和我一样都是精神沈阳人。

 

 

@丝绸尾巴第二季:鸡架是匮乏生活造就的食物,煤矿关门,工人下岗,大生产一去不返,鸡架才出现在东北街头。在没有大数据的年代,这是基于菜市场和副食店传输生命建材的边角料存余,所进行的集体选择,一只鸡从此有了价值凹凸。鸡腿属于洋餐厅,鸡胸属于中餐厅,鸡架则永远上不了大台面,属于街头。煤气罐,三轮车,糙辣椒粉,或炸或烤,火不过没味,火一过肉就更少。鸡架形状不规则,吃这玩意儿人优雅不起来。打形意拳要钻劈横炮崩,吃鸡架也用得上这几样功夫。不粘一脸,不伸舌头,不五官挪移几下,你是吃不干净鸡架肉的。吃鸡架可不能体面,体面吃亏的是你自己。唯有放开自我,突破表层深入鸡里,在鸡骨末端发现一小块完完整整的肉,外焦内软,嚼在嘴里,好像一只鸡丹炉炼化,唯余几粒紧肉,嚼头深远,意味深长。好肉都在嶙峋处,这是真的。越嶙峋的肉越有味。挺过大起大落的那拨沈阳人,就爱在嶙峋里找刺激。和缝隙,褶皱,硬结构这些东西杠上了。一个标准的沈阳废物男人是这样度过的,早上起来,抽烟盘串,中午泡澡,泡完了喝瓶老雪吃鸡架,看球,买彩票,然后继续泡澡搓澡,搓完了抽烟盘串,回家前调好精神降噪模式,边吃饭挨老婆一顿骂,骂吧,反正是你去上班,骂完我好睡觉。这样的生活将效忠于一种完全向内紧缩的安全感,砂澡巾搓澡,搓个不停,似乎能搓出什么奇迹。油手盘串子,好像要从木头里盘出玻璃,创造新工业奇迹。最后是鸡架,嗦起来有瘾,嗦到的肉才好吃。生活就是搓着、盘者、嗦着,突出一个较劲,往里较劲,摩挲出一点光,咂摸一点滋味,好像赶英超美,战胜了帝国主义一样舒坦。

 

 

 

 

【6】@罗淼_吐槽用

今天还有个转外网的视频挺火的,大概是一个女生在酒吧,同桌有些刚认识的男生一起喝酒。结果女生转身的时候,顺手遮住了酒杯口,防卫的意思很明显。有很多男生评价说,这很冒犯人,如果是我可能会砸了她的杯子,如是云云。

这让我突然想起很多小故事。关于明显的防卫和可能的冒犯,怎么回应会比较好。

大概六年前,和渐彪师兄一起录节目,节目里有一位女嘉宾,那天后台给选的衣着,裙子在我看来并不算短,但她坐下的时候非常不舒服,局促又警惕,不断变换着坐姿。实话说,哪怕这些细节都是后来我回忆才想起的,当时我几乎完全没知觉。让我对这些有知觉的是那时,坐在最后一排,按说最不容易察觉女生局促的渐彪师兄,脱掉外套,拜托前面的人递给女生,搭在腿上,录完了那一期节目。

更早的时候,薇薇姐写一篇小文章,说执中学长在房间需要找人商量事情的时候,但凡对象是女生,就一定会留着门不关,而且只要可以避免,就会选房间以外的公共区域;

还要更早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参加一场国际赛事,某场比赛后,因为和胜负已经无关了,就被邀请去参加一个饭局。席上基本是评委们和教练们,我相信他们都是善意和热情的,但显然我没法适应这种另一个层级的聚会,应付得很吃力,估计一定面露难色。正当我又一次端起酒杯,不知道如何招架的时候,同在桌上的一鸣大哥说,罗淼,你不要再喝了,你们学校明天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做。我感激得不行了,赶紧就坡下驴,准备溜。没想到的是,一鸣大哥接着对桌上另外两人说:他喝多了,对这里又不熟,你们送他回去吧。——那两人是比赛的志愿者,女生。
惭愧,我当时因为疲于应对大佬,别说察觉不到她们更甚于我的局促和不安,我甚至都没察觉到她们的存在。我当时有多迟钝呢?那会儿我的第一反应大致是:倒也不用,喝了点酒,哪至于让两个人送我回去。(幸亏当时没傻到说出来。)

这三个小故事让我自己觉得挺幸运的,在辩论这个小圈子里,我遇到的前辈,都会教我,当可能被下意识地当作危险防范时,当你明明什么都没做,对方仅因为你的存在就有点不安时,除了愤怒,还有细腻得多的方法可以应对——别人并不需要将自己的防范和不安强行合理化,而你,依然可以有办法展示善意,消除防范心和不安感,这比强行摔杯子禁止不安,要高明得多了。

 

 

【7】@长天

说起《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删减问题,影片剪辑指导朱琳老师说:
娄烨导演想表达的态度已经在影片里面非常清楚的呈现出来了,包括影片所有的删改,都属于直接拿掉,没有做任何剪辑上的润滑修饰。比如说这个地方因为删掉什么东西是不是要拿个什么东西补一下,并没有。就是影片所有删掉的痕迹都留下来了,这个是导演希望观众能看到的,这是导演的态度。你感受到的那些不舒服,或者是逻辑问题,那就对了,那就是导演的意思。

 

【8】@芸豆和雨豆

其实女生在面对男性的“恐惧感”,如果男人们能够多了解一点,对于男性来说,也是好事。

之前我认识一个洗抽油烟机,洗空调都非常利索的男清洁工,用过好几次,业务能力没的说,洗得干净又快,价格也便宜,我还给他介绍了好几个朋友的活儿。

但是当初第一次他来我家工作的时候,我就和所有比较谨慎的独居女性朋友一样,故意强调了一句:“啊,我和男朋友一起住,只不过他还在工作,一会儿就回来了。”他没说什么,但后来我想,他是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了。

他来过我家工作几次以后,自我感觉也跟我比较熟了,在最近一次洗空调的时候,突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说了一句:“其实你是自己住吧?你看你家,连一双男士拖鞋都没有。”

说实话,我觉得这位修理工大概率并不会有什么特别坏的心思。他此前都是正常工作,那天工作结束也正常收费走人了。

但是,应该只有女生们能够清楚,我在听到那句话时一瞬间的毛骨悚然!

你们会明白那种细思极恐,后背生寒。

往好处想,可能这位师傅上门服务时,遇到女生们这种有点欲盖弥彰的情况也比较多,他们也会生出一点敏感和计较来,觉得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轻微的不爽。所以在熟悉了以后,会故意戳穿对方的谎言。

可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一层单薄的谎言,对于女生心理上的保护有多么重要。

他们大概以为这种观察和戳穿,就跟男人与男人之间“你压根买不到那双球鞋吧?净吹牛13”的戳穿是一样的,对方只会尴尬一下,然后自己洋洋得意。

他们不明白,这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给对方造成的心理冲击,也根本不是同一种量级。

那天以后,我再也没找过这位师傅,原本打算介绍给他的好几份大活儿我也没有介绍了。

包括以前我介绍过他去工作的女性朋友,我都特意讲述了这件事情。无一例外,所有女性朋友都说:“卧槽!这句话真的好可怕!我再也不找他了!”

是的。也许这位师傅是无辜的,他没有什么恶意,也许他只是随口一说。

但我和我们,都不可能再冒这样的风险。

如果这位师傅能明白一点女生的恐惧,愿意从女生角度去考虑对方心情,哪怕懂得一点点男性在面对独居女性的分寸感和距离感,沉默干活收钱走人,我大概都会跟他合作到地老天荒。

他这一次丢掉客户,和他的专业技能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他不懂这个简单的道理。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场无法挽回的损失。

所以女性们尽可能地多开口,多讲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担忧,这是非常对的。因为当男性们终于开始明白这种分寸感,对于那些正常男性来说,也是好事。

不要傲慢地觉得这些小事都跟自己无关,压根无所谓。不要觉得女生都是小题大做,被害妄想症。稍微多一点点共情,这并不难。

只有你们懂了,理解了,避讳了,有分寸也有尺度了,才是利人利己的双赢结局。

请尊重她们那一点脆弱的自我保护和防卫意识。

毕竟,你只是生出一丝“不被信任”的不爽感。

但是有些给出信任的女孩子,却是可能丢了性命的。

 

 

 

【9】怀旧怪奇电影 :国产大片合集! 

 

【10】饭统戴老板

据说现在年轻人开始读毛选了,这里分享一下我读毛选的经历。

1. 我第一遍读毛选是读研那会儿,当时在交大图书馆借了一套1991年人民出版社的4卷本,当时囫囵吞枣读完一遍,没什么感觉。后来做投资了,认识了一群对毛选感兴趣的朋友,就聚在一起读了三年,每年读一遍。

2. 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是硬啃一遍,虽然文章意思都能理解,但对撰写前后的背景了解很有限,尤其是毛个人的境遇,连个皮毛都不知道,当时读的时候大家也比较随意,扯淡吹水聊野史居多。

3. 第二遍读的时候就有意识读周边材料,结合大量辅助书籍来读,用来了解教员写文章前后的背景。这里推荐两本,一本是《毛泽东年谱》,一本是《毛泽东文集》,都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的。

4. 这两本资料客观性不错,高hua这样评价:“虽然在资料的选择上有取舍,但基本上是根据档案编写的……的确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其他周边书籍也可参考,但首推这两本。

5. 然后我把4册毛选分成5个阶段:早期(1925-1929),低潮(1930-1934),重生(1935-1939),崛起(1940-1944),破晓(1945-1949)。结合周边材料后,就很容易理解每篇文章的写作初衷。

6. 第二遍也读了一年,中间穿插大量其他书籍和材料,一旦打开,就会发现历史是个无底洞,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进去。

7. 第三遍读的时候,我们又跳出了时间框架,而是分成7个方向来读:1. 调研方法 2.组织建设 3. 宣传工作 4. 军事思想 5. 统一战线 6. 权力艺术 7. 哲学理念。当时请了不少外部学者和专家过来讲。

8. 这一遍读的时候,就会结合我们实际遇到的管理和战略问题,反复去讨论,会比较有收获,比如第一卷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是无比高能的一句话。

9. 很多时候大家讨论半天陷入沉默,都会蹦出一句话:“真心牛逼!”

10. 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种毛选,对我来说,毛选就是一本创业和管理学教材。当然,这本教材不可能教你OKR,也不会教你绩效管理,但他能给你带来很多战略上的思考。总之,花的时间都很值。

11. 最后说一段历史:中国上一次读毛选热是1990年。当时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积压了近十年的毛选全部售罄,还有读者络绎不绝地前来询问,第二年6月出了新的修订版,半年就卖出了超过1000万部。

12. 北京的《大学生》杂志社召开的小型研讨会,分析潮流背后的深层原因。主持人问一位叫辛鸣的北大研究生"你怎么看正在兴起的毛泽东热",这位熟练掌握红色诗词的高材生引用了一句教员的诗: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11】胡锡进 

老胡从没有在体制内听说过“文化大革命”有可能被重新评价的任何信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辅导教材《中国共产党简史》对“文革”做了否定的定性,老胡近来几次参加党史学习活动,几位官方权威的主讲人提到“文革”,也都持批评态度,这些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的基本评价是一致的。

否定“文革”运动不意味着否定那10年里中国人民在困难条件下为推动国家发展所做的各种努力,那期间的确也有成就,不容抹杀,但这与认定发动那场运动本身是错误的,是两回事。

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上有一些为“文革”运动正名的声音,个人有自己的看法,那是权利。但要防止这种声音多了,形成某种声势,那会对一些人,尤其是一些没经历过“文革”的年轻人产生误导。有影响力的人应当避免发出有可能导致与官方态度不同解读的声音。

 

 

【12】@花总 :做了偷拍那期节目后,很多软硬件厂商联系过我,想推广他们的反偷拍方案。但偷拍摄像头真不是靠这些就能找出来的,这些方案只能给用户一个虚幻的安全感。少去便宜的出租屋和小连锁,那里是重灾区。大型商场的女厕也是高危场所。别幻想你能找出来,很多我也找不出来。

 

 

来源:新浪微博 由 喷嚏网 综合整理 

 

【无需App在移动设备上看喷嚏】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喷嚏网址即可:www.dapenti.com ,推荐chrome浏览器。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登陆
蜀ICP备11003155号-1 有害信息举报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