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程斋--【浮世汇388】Sorry for the War

xilei 发布于 2021-8-19 16:31:00


【1】熊小默 

20年的阿富汗战争消耗了80万条人命,花费6.4万亿美元,留给这个山地国家的是不可能平息的动荡。
从2001年阿富汗战争开打后,摄影师 Peter van Agtmael 就开始拍摄这场最终被证明是旷日持久的劫难。起初,他是美军战地摄影师,不久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照片都是美国视角,西方人的审视,而不是从苦难中的阿富汗人的视角去观察。在他退出军职开始属于自己的拍摄后,他形容自己观察这场战争的角度变化了。他拍摄了一无所有的当地人、为儿子定制墓碑的美军军属、恍惚的阿富汗政府士兵、开怀大笑的军火商、两边倒的政客、荒野的无名尸体、笑容僵硬的儿童……
今年他把照片集结为一本书,书的名字很简单,《Sorry for the War》 

 

【2】彭晓芸

挤压培训资本泡沫,把大学生的勤工俭学也给打掉,这是很奇怪很不健康的逻辑。相信这不是政策的方向,那么,大学的家教中心积极主动关门究竟为何?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观察。如果说,只要有家长举报就关门,那就彻底变成民粹政策了,这也不可能是决策者应有之意吧?希望把举报事由详情公布,否则这种简单粗暴执行是没有民意基础也没有法理依据的。

 

 

【3】@果壳

今天看到了一个自杀事件的消息,十分心痛,对大家关注此事的心情也非常理解。不过,还是想提醒一下:自杀者留下的遗书并不是适合公开传播的内容。

为保护自杀者及其家人的隐私、维护相关者的名誉、避免读者模仿式自杀,在传播自杀信息时需要格外注意方法。2011年,由美国预防自杀基金会、安内堡公共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心理治疗中心、美国心理疾病联盟等几家组织牵头,联合十余家组织的诸多专家,给出了一套自杀报道的推荐方式,其中就提到了不应公开自杀者遗书的详细内容。

当然,这是对专业媒体的建议,并不能用来要求普通人。不过,现在社交网络也像专业媒体一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或许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些建议,为自杀干预帮一点忙。

以下是该建议的部分内容,其中包含了“八个不要,八个应该”:

不要使用惊悚轰动显眼的大标题(如,xxx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应该在标题告知读者死讯,但不把自杀作为炒作点(如,xxx逝世,年27岁)

不要用图片和视频展现自杀地点、自杀方式、悲痛的亲友、纪念会或者葬礼。
应该使用逝者的学校、工作场所或者家人的照片,并提供本地的热线心理咨询电话。

不要用“广为流行”、“迅猛增长”这样强烈的词来形容近期自杀。
应该仔细调查近期的疾控中心数据,使用“增加”、“上升”这样的不带轰动色彩的词。

不要把自杀描述为“无法解释”或者“毫无预警”的。
应该尽可能把预警信号和应对方案写入文案中,因为大部分人自杀前都有预警信号。

不要公开死者留下的遗书内容,如“死者留下了自杀遗书,其中说到……”
应该写为“死者身上发现了一份遗书,其内容正在接受专业人士检查。”

不要像报道犯罪那样调查和报道自杀。
应该把自杀作为公共安全事务报道。

不要在报道自杀原因时直接引用警方或发现人的说法。
应该寻求自杀预防专家的意见。

不要用“成功”、“未成功”和“未遂”这样的字眼描述自杀。
应该用“死于自杀”或者“杀死自己”这样的说法。

此外还有一些更细致的建议:

不要在报道里暗示是单一事件导致自杀——比如丢了工作、离婚或者成绩不好。这样很容易让公众对于自杀产生过分简化的误解。就自杀的起因和处置方式而言,可考虑引用自杀预防专家的观点,但不要把专家观点放在耸人听闻的上下文里。

在报道中告知读者自杀的各种原因、警告信号、自杀率趋势和最近治疗方面的进展。还要告知读者可行的治疗方案、资源以及那些克服自杀危机的人的故事。

博客作者、自媒体和评论家也应该参与进来,给出帖子或链接,帮忙降低自杀传染的风险。

社交媒体常常成为逝者的纪念地,应当对这里的言论进行监控,寻找那些可能伤人的评论和其他人表达自杀意愿的评论。网站规章应当允许移除不恰当的帖子和发言。

自杀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如果认真地报道自杀,哪怕是很简短的报道,都有助于改变公众偏见和认识误区,鼓励有自杀风险的人群寻求帮助。

 

 

【4】@小朱明川

转发遗书或负面新闻不好?这是维特效应?不一定。

也可能是帕帕基诺效应。

最近,一个女孩的遗书被大家转发,很多人是感同身受,但也有人说别转,免得有人模仿。

但女孩是用自己的生命发出了呐喊,希望家长们日后能注意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是维特效应。

实际上,暂不论此事真假,评论里很多是支持家长反省,为女孩惋惜痛心的,这种社会关心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可以减缓轻生倾向的,哪怕这是一个故事。

不要随便看几篇网络上的文章,就总说转发这种是给人带来某种不好的效应。

其实早有调查了,如果是这种事情会跟进报道和调查,轻生率往往是回落的。

而除了大家嚷嚷的维特效应,还有一个效应叫帕帕基诺效应,后者是对于转发遗书和报道轻生事件的另一种正面的效应。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维特效应出自《少年维特的烦恼》,简单地说,就是有人看到维特轻生了,也跟着模仿。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不要转发遗书的原因。

事实上,有些遗书是为了唤醒人们,让人们去认识到这个问题。这个女生非常善良,她不是叫你一起去轻生,她是希望我们去正视这个问题,改变这一切,能帮助跟她有过一样困境的人。

而这就属于帕帕基诺效应。

这个效应的命名来自出自莫扎特于1791年亲自指挥与首演的歌剧《魔笛》(Die Zauberflöte)人物帕帕基诺(Papageno)。

这个帕帕基诺是个捕鸟人,因为一段苦恋,他曾想轻生,但其实他不是真心要死,也曾担心闹自杀没人救他,还曾放弃了轻生。

可心中难过的帕帕基诺还是选择上吊,想要结束生命,好在有三个仙童来劝阻,帕帕基诺才没有寻短见。

后来,有人就将这情节称之为帕帕基诺效应,指的就是在转发和报道这些轻生新闻或者社会负面新闻时,如果加入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怎样改进,如何正视问题, 或者给大家看到留言里的暖心支持,这种轻生率是会降低的,它们会成为一种“保护因子”。

拿韩国来说,韩国明星轻生的不在少数,但在报道时,大家会更注重呼吁心理健康,以及多关心、多理解对一些相关的从业人士。

韩国2019年的《中央日报》就做过调查,因为这些正面的报道,轻生率明显下降,这就是帕帕基诺效应。

总而言之,不是转发遗书就是维特效应,因为女孩已经讲得很明显了,善良的她全篇都在呼吁大家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叫你模仿。

网民的评论绝大部分也很善良,要么是分享经历,告诉大家,你不是一个人,要么是提醒当家长的人不要重蹈覆辙,所以这并不会造成维特效应。

良好的社会支持以及适当的报道是对社会进步有帮助的,在一些绝望的人眼中,他们看到的是活下去的勇气。

不要整天学会一个词语就乱套用。

我以前给某平台天天写罪案,很多人也批评我,说我传播负面的东西,有人还跟我抬杠。

实际上,你如果看过我写的案子就知道,我会用正面的角度来讲故事,归根结底都是想用帕帕基诺效应让你更珍惜人生,或者如何保护自己。

好比一条路上有个坑,你总不让孩子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掉下去的。如何规避才是重点。

就这样。

不要抬杠。

请多关心彼此,对自己好一点。如果情绪处于崩溃时,找个朋友或者私信我聊聊都是可以的。

 

 

【5】@Jalal佳蓝

世界媒体都聚焦于喀布尔,并假装喀布尔代表了整个阿富汗的形象。我想让你们知道,喀布尔并不是整个阿富汗,喀布尔是阿富汗的一部分、一个省、首都和人口众多的城市之一。在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发生了许多最糟糕的事情,但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
昨天,塔利班向楠格哈尔·加尼·哈伊尔地区的儿童开火,因为这些儿童无法忍受塔利班在他们的街道上游荡,并开始向塔利班投掷石块。塔利班向儿童开枪后,两名身份不明的枪手进入加尼·哈伊尔区,在区办事处内打死了7名塔利班分子。
现在在楠格哈尔省发生了更多最糟糕的事情,塔利班要求本地人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所。他们还去餐厅免费吃饭,去加油站,强迫加油站工作人员免费给汽车加油。我希望世界媒体也能关注偏远地区。

 

 

【6】@彪形丽人孙大圣

丁玲在《三八节有感》中给当时的“新女性”提了一些建议,简单概括就是,要健康,要快乐,要清醒,搞事业。她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第一,不要让自己生病。无节制的生活,有时会觉得浪漫,有诗感,可爱,然而对今天环境不适宜。没有一个人能比你自己还会爱你的生命些。没有什么东西比今天失去健康更不幸些。只有它同你最亲近,好好注意它,爱护它。
第二,使自己愉快。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觉得生命饱满,才觉得能担受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这种愉快不是生活的满足,而是生活的战斗和进取。所以必须每天都作点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读点书,都能有东西给别人,游惰只使人感到生命的空白,疲软,枯萎。
第三,用脑子。最好养成为一种习惯。改正不作思索,随波逐流的毛病。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最好想想这话是否正确,这事是否处理的得当,不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是否自己可以负责。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后悔。这就是叫通过理性;这,才不会上当,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诱,才不会浪费热情,浪费生命,而免除烦恼。
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有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假如没有最大的决心,一定会在中途停歇下来。不悲苦,即堕落。而这种支持下去的力量却必须在“有恒”中来养成。没有大的抱负的人是难于有这种不贪便宜,不图舒服的坚忍的。而这种抱负只有真正为人类,而非为己的人才会有。
                                                             三八节清晨

 

 

【7】@阑夕: 现代教育的过剩性。

 

【8】@城南邮局

#父母该不该强调经济付出#
好真实啊,越强调对我的牺牲和付出我越不敢跟家里开口要钱,会感觉自己好像是个负担

 

 

【9】@张宏杰

干脆把老舅母也得罪了得了。因为舅母也很有代表性。代表哪类人呢?大愚若智。情商高,嘴会说,能占便宜,经常开着玩笑半真半假半蛮半横的就把小便宜给占了。如果想讨好一个人,送点礼什么的,也能把话说的非常好。但是大事糊涂。当时家里头经济条件还可以,可以让女儿上个很好的学校,但是总觉得女孩儿读太多书没用,耽误了。 家里大事都靠请高人算卦,包括买不买房,儿媳妇肚子里的这个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算卦的说是女孩就流了)?结果家里大事办的乱七八糟。前两天我去他们家里探望,正在床上躺着呢,生病了。腹泻20多天了,虚弱的已经起不来床。各种止泻药都试过不管用。担心有意外,到医院也做过CT B超,都没查出病因。我知道老舅母喜欢看中医,就问她你是不是在吃什么中药?她想了想,拿出了图片上这种中药,治心脏病的。我一看还真不怪这种中成药,因为人家说明书还真写明了副作用,可能会导致腹泻。但是老舅母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中药没有副作用,所以根本没看说明书,一直放心大胆的吃。停了这个中药,两天之后,腹泻就好了。我劝她,舅母,以后也可以试试吃西药来治心脏病,别光信中药。她说,中药治本啊,西医治标不治本。

 

 

【10】经历过中考才发现娃小学错过了什么

中考后才发现小学踩了很多坑。今天有空写一下给大家参考吧……针对我家走国内高考路线的娃的情况。

1)英语入门要早。重视阅读。小学把英语学得越精越好。不然初中门门主课压力大。小朋友可以看中英文视频 小乌龟学美语。寓教于乐。我们家就是娃爹说我们当年初中才学有必要那么急然后上初中被狂虐……

2)一定要坚持一项体育活动。长个。体育中考计入总分尽量满分。

3)娃不要太胖了。

4)每天睡觉前要给孩子阅读时间。小学要多看书。不要怕高深。什么 万历十五年。薛定谔的猫都可以看。初中很多时候吃小学阅读的老本。因为根本没时间。读也是读推荐书目。

5)1,2年级可以选喜欢的爱好比如画画,乐器,书法。选好了就要督促孩子坚持下去。不要看不起考级。考级有时候是娃按步就班坚持下去的动力。最好小学把乐器最高级过了。初中练习时间真的少。现在素质教育,考级好歹也能填个简历。不考级家长又不督促,最后就是不了了之。一堆半途而废。

6)数学学有余力的孩子家长辅导举一反三这本书。奥数到最后拼天赋。没天赋早学晚学都是炮灰。小升初择校要考另说。四年级前不建议报除英语外主课。关键校内学好。就算报班周末一定要留出完整一天好带孩子出去玩。

7)小学校内各科没有95分以上真没必要去补习。多多关注娃的作业。所谓的补习其实是给校内吃不饱的孩子外出培优。放学做完作业才能去玩。好的小学基本语数外大牛总分298起(5/6年级)。小学时间应该多花在素质教育上。因为艺术之类要趁小打基础。

8)感觉小学家长跟得紧,某思也要旁听的,娃初中冲劲都不太足。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9)小学一定要练字。寒暑假买一本小学必背古诗文或者初高中字帖练字。语文比重越来越高。一手好字加分。

另外爸爸就是拖后腿的。总是觉得老子英雄儿好汉。不用学……仔细想想画画,书法,唱歌,乐器之类的素质课外班其实也是快乐童年。如果娃不快乐,给她换一个她喜欢的。所以爸爸的定位是绝对不能缺席娃的教育,身份可以是同行的司机,保镖……可以让他在你和他两个人的环境下畅所欲言但是不能给他拍板的权利。更不能让他当着娃面和你就娃的教育唱反调

佛系有没有成功的?肯定有。问题是你家属于吗?

无论什么爱好,坚持是关键。

上了初中才知道,一个青春期的娃,比小学难搞一万倍。所以珍惜小学时光。培养良好亲子关系最重要。

#小升初# 转自red book-cindy

 

 

来源:新浪微博 由 喷嚏网 综合整理 

 

【无需App在移动设备上看喷嚏】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喷嚏网址即可:www.dapenti.com ,推荐chrome浏览器。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登陆
蜀ICP备11003155号-1 有害信息举报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